航運業信貸風險警報拉響
2013-04-24 16:52:5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而對相關銀行來說,更為嚴重的是,目前長航鳳凰已經資不抵債。據其2012年三季報,截至去年9月底,其凈資產為-4.95億,已經資不抵債。而所欠交通銀行2.94億元貸款本息中,除了8996萬元有擔保外,其余均為信用貸款。
從2011年開始,長航鳳凰的虧損就一直在不斷擴大。2011年當年,長航鳳凰虧損8.8億元, 2012年上半年,長航鳳凰虧損4.46億元,三季度虧損1.82億元。
與此同時,長航鳳凰的資產負債率也在不斷攀升,截至2012年三季度,長航鳳凰的負債率已經高達104.66%,而根據本報記者從長航系內部了解的最新數據,四季度過后,公司的負債率仍在攀升,而且現金流虧空較大。
按照多位業內人士的分析,對于航運企業來說,一般資產負債率超過60%就比較危險,而且在銀行信貸方面也會被收緊,目前,此前有商業往來的銀行,也幾乎停止了對長航鳳凰的續貸。
對長航鳳凰來說,重組是扭轉當前局面的最好辦法,但在2011年重組失敗后,迄今為止,并無更多重組跡象,這亦與2009年兩大央企航運集團--中外運集團和長航集團整合為中外運長航集團“整而不合”有關。
合并之前,長航集團業務主要以郵輪業務、干散貨運輸、造船業務等航運相關業務為主。中外運集團則擁有包括貨運代理、快遞、海運在內的九大項業務。長航集團旗下的航運業務主要包括長航鳳凰、*ST長油(600087.SH)兩家上市公司,中外運集團旗下則擁有中外運航運(00368.HK)、中外運集運、中國租船有限公司等。
2011年,長航鳳凰一度希望采取吸收合并等重組方式,對包括長航鳳凰、中外運航運、中國租船有限公司等在內的數家干散貨企業進行重組整合為一個上市公司,以實現集團散貨板塊業務的整體上市,不過最終這一愿望并沒能實現。
“當時長航鳳凰的經營就比較困難了,長航集團希望通過與中外運集團旗下的航運業務重組以達到解決債務危機和完成整合的雙重目的,不過,這樣的重組涉及A股公司和H股公司,以及境內外股東,相關利益協調很難,而且以長航鳳凰為平臺進行重組,根本無法獲得外運方面的同意。”一位參與當時重組探討的知情人士此前對本報記者說。
而除了上述原因,多位航運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分析稱,過去幾年的盲目投資和客戶的分流,也是造成長航鳳凰目前困境的重要因素。
時至今日,中外運長航集團一位管理層對本報記者透露,為了彌補資金缺口,長航鳳凰曾多次向母公司借債,而為了避免更大的風險,集團已經基本停止了為長航鳳凰的新增貸款和續貸提供擔保,希望其通過債務重組甚至破產清算來解決自身的問題。
另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中外運長航集團旗下的物流板塊仍能取得盈利,而集團的整體虧損,主要來自于航運板塊。